客服热线:+852 5808 2427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不缺煤的中国 为何会爆发这场大煤荒?

发布时间:

不缺煤的中国 为何会爆发这场大煤荒?

秋冬之交,中国发生了煤荒型电荒。这场危机的背后,有许多复杂的因素,如安全环保监管升级和应对气候变化。未来两个月,中国将面临最严峻的煤炭供应考验。

今年10月以来,在国家发改委等主管部门的不断干预下,国内煤炭市场稳定。

罕见的霹雳调控背后是时隔多年回归公众视野的能源安全问题。然而,煤荒型电荒与电力改革、气候变化、安全环境监管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导致解决方案更加复杂和困难。

这一轮危机并非没有先兆:2020年冬天湖南、浙江等省限电,今年4月广东限电,直到今年9月,东北拉闸限电波及民生,引起全民关注。

这场危机与过去不同,不是由于煤电装机有限,而是由于发电燃料-动力煤缺价高造成的。

幸运的是,东北拉闸限电虽然是危机,但也是预警,给主管部门和企业留下了宝贵的反应时间——如果危机在供暖季节全面爆发,后果不堪设想。

国庆后一个月是宝贵的时间窗口,中央政府迅速组织协调煤炭供应,以换取当前稳定的局面。但是,最严峻的考验将出现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。今年气候异常加剧,预示着可能出现超寒潮,叠加水电进入枯水季节,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...今年冬天,能源供应的不确定因素很多,面临多重挑战。

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月16日披露的数据,截至11月14日,全国电厂储存煤炭1.29亿吨,可用天数为22天,比10月底增加3天。然而,与往年同期27天以上的可用天数相比,仍有差距,不能睡在高枕上。

承担煤电保供任务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。在危机时刻,严厉的行政命令和问责往往收效明显。但是超常调控措施毕竟只是紧急情况,已经大面积亏损的煤电企业不可能长期亏损保供。而且面对各路婆婆九龙治水,煤炭企业也难免进退失据。在多重施政目标下,不同的政府部门各有侧重,缺乏统筹协调,不经意间加剧了危机。

事实上,今年不仅中国、欧洲、美国甚至世界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能源危机。这是一个及时的预警,它提醒每个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需要系统的思维,不能忽视行业逻辑和市场力量。

供需形势有所改善。

自10月中下旬以来,在国家发改委等主管部门的强力稳定调控下,动力煤市场价格在短短十几天内从2600元/吨降至1100元/吨以下。

这些措施主要包括:加强前所未有的煤炭生产,扩大煤炭进口,重点保障发电供热企业用煤,规范煤炭市场运行秩序。

今年9月,中国爆发煤荒,导致电荒。东北部出现拉闸限电,影响民生,舆论哗然。当时东北有电厂存煤可用天数甚至不到半天。

煤荒爆发时,被称为中国煤海的山西也异常缺煤——山西很多大型煤矿的产能基本保证了对口省份的供应,流向当地市场的煤炭数量非常紧缺。山西本地电厂位于坑口,很难买到市场煤。

十月十九日,一位太原煤炭贸易商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由于山西本地和陕西榆林都很难买到煤,他开始组织人马从新疆哈密用重卡往回拉煤。那时榆林Q5000(热值5000大卡)动力煤市场价格为1800元/吨,但由于优先保供,无法开放供应;而新疆坑口煤价为200-300元/吨,用重卡拉回山西,每吨运费800元,可在当地以1200-1500元/吨(不含税)瞬间出售,买家既有山西本地电厂,也有外地贸易商。

疆煤汽进入晋,这是一个罕见的场景,反映了煤炭价格最极端时的供需形势。

伴随着增产稳价等调控的落地,以及电厂不计代价存煤,燃料短缺引发的大面积电荒已经暂停。

据《财经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10月19日至11月11日,国家发改委关伟密集发布了40多条煤炭相关信息,主要涉及煤炭市场增产稳价调控政策、原煤产量、电厂储煤、可用天数等关键指标。

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前,全国电网基本清理了按计划停电(有序用电)的情况,并持续至今。11月4日,南方电网地区自5月以来首次没有实施有序用电;11月6日,除个别省份和部分地区对高能耗、高污染企业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外,全网有序用电规模接近清理。

11月11日,秦皇岛港Q5500市场煤炭价格稳定在1000元/吨左右。根据国家发改委改革委员会的最新数据,11月14日,全国电厂存煤1.29亿吨,可用天数为22天,比9月底增加9天;东北三省存煤1400多万吨,可用天数为31天。

疆煤入晋也是昙花一现。11月初,山西Q5500坑口动力煤跌至950元/吨(不含税),疆煤运往山西无套利空间。

国内煤炭价格的过山车也导致海外动力煤价格下跌。

煤炭价格飙升的10月中旬,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向《财经》记者预测,煤炭价格已经偏离了基本面,不能反映供求状况,而只能反映市场对缺口的估值。但是后续的关键,还是看供需,如果大家预期冬季供需缓解,价格掉头也会很快。

一语成预言。

但目前的情况并不意味着缺煤警报已经完全解除。与过去相比,煤炭供需仍然紧张,价格也处于高位。煤炭价格的后续走势仍然取决于供需基本面能否持续改善。

另外,电厂与煤炭企业签订的年度长协煤炭合同,仍然是市场压舱石,其价格一般以535元/吨为基准,每月波动,长协价涨幅远低于市场价。就拿蒙东供应东北电厂的长协煤来说,即使市场煤价达到0.3元/大卡的高位,年度长协煤仍然略高于0.1元/大卡。

此外,不同电厂的长协煤源、煤价和煤量也不同,导致苦乐不均。例如,电力央企集团本身拥有煤矿,可通过内部调配,确保80%的动力煤来自廉价长协;而没有煤矿的电力企业,只能不计成本,饥不择食。紧急情况下,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将率先对接供需双方新签订的长期煤炭保护,但这只是基于保证供应,价格几乎与市场价格一致。

危机尚未解除。

虽然供需形势放缓,但保供任务仍然艰巨,这场危机已经消失。

十月底,《财经》记者走访了东北多家电力央企旗下电厂和部分地方热电联产电厂,均表示存煤天数有明显改善。

九月份最紧张的时候,东北三省有电厂存煤天数不到一天;到十月底,东北电厂总存煤相对充裕,可用天数上升至32天。

但是不能过于乐观。今年10月底,全国电厂总储存煤炭1.06亿吨,平均可用天数为19天;在过去的三年里,同期数量在27-30天之间,相差8-11天。所以,虽然东北安全无虞,但全国的整体安全程度仍然低于往年。

电厂储煤一般在入冬前25天以上比较安全。考虑到目前的日常消费水平,目前的库存和可用天数并不高,集中供暖后这两个指标会迅速下降。现在看来,今冬只有东三省比较安全。

尽管中国北方在11月初遭遇大规模寒潮,但与往年同期水平相比,中国电厂存煤天数的差距在10月底继续缩小。11月10日,中国煤炭日调度产量达到1205万吨,创历史新高;全国统一调度电厂煤炭可用天数超过21天,距2020年和2019年同期的27.5天和28.3天,差距缩小到一周左右。

11月15日,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文称,近期少数地区和少数电厂超低库存现象继续存在,预计后期电厂补货需求仍将出现。

一些长期专注于煤炭市场的咨询机构向《财经》记者推算了今年12月可能出现的煤炭缺口:根据2020年12月动力煤需求3.7亿吨、原煤产量3.5亿吨(其中动力煤供应量约3亿吨)和进口动力煤约0.35亿吨,计算出动力煤有近0.35亿吨的缺口;今年12月,当需求不增加,产量和进口量达到去年水平时,仍有0.3亿吨缺口。
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,今年10月原煤产量为3.6亿吨,高于2020年12月3.5亿吨。《财经》记者走访的许多市场参与者认为,今年12月产量达到去年同期水平问题不大,但今年的需求增长率将超过去年。目前,虽然电厂垒库加速,但从全国来看,预计12月份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应缺口。

在11月15日的分析周报中,中国电力联合会建议继续保持目前的电煤供应水平,增加港口库存,确保今冬明春的电煤供应能力和持久性;继续做好电煤日运量和消耗量的数据跟踪分析,特别是进入高消耗阶段后,做好库存走势的判断和风险分析。

除增量规模外,投产节奏更为关键。为了度冬,大部分量应该在入冬前释放,以便电厂建立库存。一般来说,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底是电厂冬季补货的时期,11月以后开始进入煤炭储存的消耗期。晚到11月15日,北方将全部进入供暖季节。这个时候电厂能建多少库存,对于能否顺利度过冬天很重要。

有市场人士表示,如果这些增产量都能释放出来,今年过冬问题不大,但关键在于成交量的时间节点,必须在11月中旬前释放足够的成交量,12月的缺口需要前面的库来弥补。

第四季度9000万-1亿吨增量预期可观,力度前所未有。进入冬季后,电厂煤耗继续上升,但煤炭增产不是一纸命令就能迅速生效的。

不是发文就可以保供。

澳煤减量后,原本广泛使用澳煤的非电力行业,与电厂一起抢夺高热值动力煤。图片/视觉中国

内蒙古和山西是本轮增产中任务最大的两个省份,其中露天矿是内蒙古的主要供应省份,尤其是蒙东煤矿,井工矿是山西的主要供应省份。根据《财经》记者10月份访问两地代表性煤矿的情况,保供殊为难。

煤炭生产有自己的产业规律。安全为天被煤炭行业视为标准。近年来的环保风暴也导致没有人敢触及环保红线。这些诅咒使得煤炭产能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,煤炭企业只能在多重监管约束下尽力保证供应。

这不是去超市买东西,有钱就可以拿走;没有东西,有钱也没用。大型煤炭企业负责人感叹。

据央视11月15日报道,自11月以来,随着国内煤炭产量的持续快速增长,主要煤炭产区的公路和铁路煤炭运输量一直处于近年来的最高自11月以来,大秦铁路每天的运输量一直保持在130万吨的满发状态。

在更冷的蒙东,国家电力投资内蒙古公司的安全生产压力并不比山西同行小。

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国家电力投资内蒙古公司)在蒙东拥有5个大型露天煤矿,年设计总产能8100万吨。在2020年生产的7760万吨煤炭中,6700万吨属于动力煤。其中,38%的动力煤运往东北电厂,62%用于坑口发电,70%用于辽宁,是东北冬季供电和供热的重要支撑。

非电力行业的终端价格很少受到控制,生产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售价来分流。因此,高价动力煤的接受度普遍高于电厂,进一步提高了高热值煤的市场价格,带动了中低热值动力煤的上涨。

受多种供需紧张因素的影响,今年的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。除今年2月回落至570元/吨外,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价格均处于高位,并在9月突破历史高点。10月中旬,峰值飙升至2600元/吨左右。

动力煤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,以夏季和冬季为用煤旺季,其余月份为淡季。一般情况下,煤炭价格基本上与淡季和旺季挂钩。但今年供需极度失衡催生的淡季不淡,打乱了电厂淡季补货的节奏。

我国实行电价管制,高煤价不能通过提高电价来引导成本。面对高价煤炭,发电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。

今年3月,当需求开始爆发时,电厂并不警惕。五月份,当动力煤市场价格接近千元时,许多预期煤价下跌,未能及时补货的电厂开始恐慌。

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很早就意识到今年将出现煤炭短缺。从4月份开始,就一直强调煤炭的稳定价格和供应,但从煤炭产量增长率和煤炭价格走势来看,其呼叫效果并不明显。

而且从国家发改委6-8月发布的消息来看,其对后市的判断过于乐观,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厂补库的积极性。进入夏季后,动力煤需求同比增长,电厂库存继续消耗。6月27日,国家发改委公开表示,煤炭供需基本平衡,价格没有大幅上涨的基础。进入7月后,煤炭价格将大幅下跌。

7-9月,煤炭价格暴涨,9月份罕见暴涨。很多准备在煤炭价格下跌时补货的电厂都傻眼了。9月下旬至10月底是各大电厂准备冬季补货的关键时刻。由于高价动力煤的压迫,电厂入冬补库一再延期,储煤不断消耗,迟迟没有垒库,最终全面踏空。

综上所述,由于2021年动力煤需求超出预期,电厂对政府调控价格的预期过高,以及电价管制。